危機后使得很多企業市場產業發生變化,后危機時代已經到來。據五金等進出口有關數據顯示,一些國家實施的保護措施已經無所顧忌,對中國的五金產品設置了更為嚴格的屏障。
金融危機和貿易保護主義是一對‘雙胞胎’。在各國經濟普遍低迷之際,各國企業都面臨爭奪國際、國內市場的雙重壓力,發達國家受金融危機影響深遠且延續時間長,發展中國家在產品結構上與中國有很大的趨同和競爭,通過減少進口緩解供給壓力,成為各國政府通用的做法。
據五金等進出口有關數據顯示,新一輪貿易壁壘已經到來,一些國家實施的保護措施已經無所顧忌,對中國的五金產品設置了更為嚴格的屏障。
五金企業既要“埋頭拉車”也要“抬頭看路”。在練好“內功”的同時,更要積極主動地了解國外技術法規等相關新資訊,未雨綢繆,提前作好應變之策。
所謂貿易壁壘又稱貿易障礙。對國外國間商品勞務交換所設置的人為限制,主要是指一國對外國商品勞務進口所實行的各種限制措施。一般分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兩類。
就廣義而言,凡使正常貿易受到阻礙,市場競爭機制作用受到干擾的各種人為措施,均屬貿易壁壘的范疇。如進口稅或起同等作用的其他捐稅;商品流通的各種數量限制;在生產者之間、購買者之間或使用者之間實行的各種歧視措施或做法(特別是關于價格或交易條件和運費方面);國家給予的各種補貼或強加的各種特殊負擔;以及為劃分市場范圍或謀取額外利潤而實行的各種限制性做法等等。
關稅及貿易總協定所推行的關稅自由化、商品貿易自由化與勞務貿易壁壘,盡管在關稅方面取得較大進展,在其他方面卻收效甚微。某種形式的貿易壁壘削弱了,其他形式的貿易壁壘卻加強了,各種新的貿易壁壘反而層出不窮。
五金企業在練好“內功”的同時,更要積極了解國內外最新資訊,積極應對市場變化新形勢。